碓臼峪自然風景區,位于北京市昌平區長陵鎮境內。
相傳大宋勇將焦贊率兵北上抗遼路經此地,饑餓難忍,焦便用手中寶锏以石制成此臼采崖邊荊子舂碾,取金峽巖上松柴,舀龍潭清泉煮食供軍士充饑,后大敗遼兵。便有人開始借此石臼效之,不料臼底之米取之不竭,奇聞傳出,一時到此舂米者不斷,便有人開始大量制造碓臼,碓臼峪便由此而得名。

碓臼峪景區長約3000米,屬于軍都山脈。山石是燕山運動所形成的花崗巖體,經過一億多年的風化、雕塑而成。景區內山石壁立,怪石嶙峋,溪水淙淙,綠樹蓊郁,山花遍野。

在碓臼峪崎嶇多姿的3公里長溝內,遍布奇花、異草、峻峰、怪石,有著濃郁的“野趣”,保持著眾多的自然景觀,很少有人工開鑿的痕跡。且兩側山石壁立,一水中流,故有京北“小三峽”之稱。 風景區分“琴曲迎賓”、“高峽平流”、“金潭幽谷”,四個景區,計50余個觀賞點。


